搜索   
            搜索
            新聞中心

            新聞中心

            民天文化

            >
            >
            >
            公民應遵守的社會公德

            公民應遵守的社會公德

            • 作者:
            • 來源:
            • 發布時間:2013-04-12 14:45
            • 訪問量:

            公民應遵守的社會公德

            • 分類:道德講堂
            • 作者:
            • 來源:
            • 發布時間:2013-04-12 14:45
            • 訪問量:

              社會公德是全體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遵循的行為準則,涵蓋了人與人、人與社會、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。在現代社會,公共生活領域不斷擴大,人們相互交往日益頻繁,社會公德在維護公眾利益、公共秩序,保持社會穩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,成為公民個人道德修養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現。要大力倡導以文明禮貌、助人為樂、愛護公物、保護環境、遵紀守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德,鼓勵人們在社會上做一個好公民。

              1、文明禮貌

              文明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,是人類社會為維系正常生活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范。文明禮貌反映著一個人內在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修養老,也體現著他是否尊重人、關心人,懂得人際交往的藝術。

              做到文明禮貌并不難,要在時時、處處體現。主要表現在:第一,衛生整潔,儀表文明。整潔、衛生的儀表和儀容是文明禮貌的最基本要求,包括面容潔凈、頭發齊整、早晚刷牙、飯后漱口、經常洗澡、勤換衣物等。第二,儀態優美,舉止文明。古人講,“站如松、行如風,坐如鐘,臥如弓”,這是對儀態優美形象概括。除此而外,還應該注意神態,與人接觸要面帶微笑,自然大方,并杜絕在大庭廣從之下剔牙逢、掏耳朵、挖鼻孔、搔癢等有損形象的行為。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舉止,無論多么美好的儀容和時髦的打扮,都會遭到破壞。第三,談吐禮貌,語言文明。要習慣于運用禮貌語言,如“謝謝”、“勞駕”、“對不起”、“沒關系”等等,請別人幫忙要說“請問”、“請幫忙”、“請關照”。與人交談應誠懇、親切、簡潔、得體,還要學會專心傾聽,切忌高聲說話、喋喋不休或者旁若無人。第四,遵守禮儀,行為文明。生活中問路、乘車、購物、作客、稱呼、交往等都有約定俗成的文明準則,如走路遇到熟人要打招呼,上車要給行動不便的人讓座,進影劇院不應遲到,探訪朋友應當提前預約,逢年過節看望長輩應帶禮物,等等。文明禮貌的要求很多很細,需要認真細致地去把握,只要處處留意,時時約束,你一定會成為一個文明的人、有教養的人。

              2、助人為樂

              助人為樂是社會主義社會人們公共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范,是為人民服務精神的直接體現。任何人都是社會的人,都不能脫離他人的幫助而存在,也不能脫離他人的關心而生活。人與人之間需要相互依存、相互關心,樂于相助,這就是助人為樂。助人為樂是一種高尚的文明行為,同志之間、同事之間、朋友之間、鄰里之間、親友之間,都應該有助人為樂、相互支持的高尚風格。

              要做到助人為樂,需從三個方面入手:第一,要有善良的動機和出發點,幫助別人是出于對他人的愛心和關心,是盡己所能,解除他人困難,使他們獲得快樂和幸福。出于個人私心雜念,或僅僅為了獲得報償而去幫助別人,都不能算作助人為樂。第二,助人要有實實在在的結果,確實是幫助別人脫離了困境,或確實方便了他人,使別人感到快樂、幸福。只有助人的良好愿望,卻沒有在實際中使別人得到有效幫助,也不能算是助人為樂。第三,助人要長期積累,不斷去做,要靠長期修養,形成內心自覺的習慣。不能把助人為樂理解成一時一刻的群眾運動。第四,助人為樂的形式很多,可以是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幫助別人,如同事、同學、朋友、親戚等,體現自己的愛心、同情心和犧牲精神。例如,可以參加“希望工程”、“春蕾計劃”等,救助失學兒童;可以為發生自然災害地區的人民捐獻衣物;可以為需要醫療、救護、看守的貧弱者提供幫助,可以參加青年志愿者行動,等等。

              3、愛護公物

              愛護公物是公民社會公德的基本內容,它要求公民要關心、愛護和保護國家財產,同一切破壞公共財物的行為作斗爭,同一切浪費公共財物的行為作斗爭。愛護公物,首先要愛護國家財產,因為它是社會主義的物質基礎,是全體人民的共同財富,國家的工廠、礦山、銀行、車站、飛機場、鐵路、公路、商店、影劇院、博物館、圖書館、展覽館、文化館以及各類院校等等,都是全體人民長年累月、辛勤勞動創造的財產,是進行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物質條件,關心、保護和珍惜這些國家財產,不讓它們流失和破壞,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。其次,愛護公物就要愛護國家的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,包括水資源、礦產資源和動、植物群。還有生產、生活設施,如綠地、草坪、電話亭、公廁和地下供、排水管道及防火防災設施等。因為這些財產都是人民安居樂業、有序工作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。第三,愛護公物還要愛護歷史文物、保護古跡。文物古跡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見證,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,具有無可替代、難以估量的物質和精神價值。作為公民必須努力保護好文物古跡。

              4、保護環境

              保護環境是公民社會公德的基本內容。保護環境,不僅僅是指講究公共衛生、美化個人生活環境等,還包括減少環境污染,維護生態平衡,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、能源等廣泛內容。從我國的國情來看,保護環境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。

              保護環境對廣大公民的最基本要求是:深刻認識到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,就是保證子孫后代的幸福,樹立“保護環境、人人有責”的觀念,從自己做起,從身邊的小事做起。保護環境,還要求我們改變不利于環境保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,培養符合環境道德要求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,如自覺節約能源,反對浪費,不亂倒垃圾、污水,不損壞各類環境衛生設施等。此外,還要積極參加綠化祖國的活動,自覺承擔植樹義務,愛護花草樹木,保護綠化成果。

              5、遵紀守法

              遵紀守法是社會公德的最基本要求。對一個公民來說,是否自覺維護公共場所的秩序,紀律觀念強不強,法制意識強不強,體現著他的精神道德風貌。遵紀守法同時也是保證社會健康、有序發展的基礎。遵守這一社會公德,對個人對社會都是非常重要的。

              遵紀守法的基本要求是:第一,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,增強法制觀念,做到知法、懂法、守法、護法。這些法律,包括國家和地方制定的各項法律、法規、條例、規則章程、紀律等。每個公民必須認真地學,不斷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質。第二,嚴格遵守各項法律和紀律,不做任何違法違紀的事,將法律條文內容化作自己的自覺行動,使守法由“要我做”變成“我要做”。人人都這樣來做,全社會就會形成自覺守法、護法的良好社會風氣。第一,自覺遵守和維護公共秩序,如遵守交通規則,遵守乘客規則,購物、買票人多要排隊,參觀游覽時愛護公共設施、保護文物,保持居住地環境整潔,不亂倒垃圾、亂堆物品,上下車扶助老、幼、弱者等。爭做文明顧客、文明乘客、文明觀眾、文明游客、文明居民,使我們的社會秩序越來越好。第四,堅決同一切違法違紀行為作斗爭。對那些知法犯法、破壞社會秩序的少數“害群之馬”,需要全體公民群起而攻之,同他們作堅決斗爭,形成強大的社會輿論,讓一切違紀違法現象沒有市場。

            聯系方式:

            地址:福州市臺江區國貨東路89號凱旋商廈6、7層  
            電話:
            0591-83821317   
            傳真:0591-83695191   
            郵箱:
            fzmtzhb@163.com

            下屬公司:

            福州民天食品工業園有限公司:83441480
            福州民天實業有限公司:22213311
            福州民天糖酒副食品有限公司:83335754
            福州民天集團有限公司資產管理分公司:83202242

            公眾號:

            這是描述信息

            Copyright?  2021  福州民天集團有限公司  閩ICP備07014092號-1  網站建設: 中企動力 福州 本站已支持ipv4 ipv6雙向訪問

            版權聲明 丨 隱私權保護及免責聲明 丨 常見問題解答

            電話:0591-83821317

            郵箱:fzmtzhb@163.com

            img

            JIZZ护士奶水太多_JIJZZIZZ老师出水喷水_JLZZJLZZJLZ老师好多的水_综合